6月15日,《重庆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发布。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市煤炭供应保障能力达到5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65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620亿千瓦时;能源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
“十四五”发展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煤炭供应保障能力达到5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到3650万千瓦,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620亿千瓦时;常规天然气、页岩气产量分别达到50亿立方米、135亿立方米;成品油供应能力达到1050万吨;能源储备体系进一步完善,应急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
到2025年,我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总量责任权重达到国家下达计划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至40%,石油消费比重保持在15%,天然气消费比重达到20%。
完成老旧居民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实现“一户一表”全覆盖,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达900千瓦时以上;城镇居民天然气普及率达99.0%以上;推进农村用能供应方式多元化体系建设,提升乡村清洁能源保障能力。
强化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稳定外煤入渝保供渠道。争取国家将重庆市纳入煤炭重点保供区域。按照多煤源(陕晋蒙、新甘宁等)、双通道(包西—西康—襄渝、兰新—兰渝)原则,利用煤矿关闭产能置换指标,采取入股或置换煤炭量等方式,稳定煤炭来源。到2025年,确保外煤入渝供应能力不低于5000万吨/年。
强化电力供应保障。发挥煤电托底保供和辅助服务作用,建成重庆电厂环保迁建项目。统筹“调峰、保供”双重需求,有序推进天然气发电发展,新增气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有序实施乌江、涪江等重要干流梯级开发,建设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嘉陵江利泽水利枢纽、涪江双江航电枢纽等,研究论证井口航电枢纽。结合资源、环保、土地、并网等建设条件,科学开发风能、太阳能。到2025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达3650万千瓦。推进川渝特高压主网架建设,建成哈密至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四川天府南至铜梁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力争2025年外来电力输送能力达到1500万—1900万千瓦。
增强油气供应保障。挖潜五百梯、沙坪场、卧龙河等老气田,平稳释放磨溪、罗家寨等新区产能,常规天然气年产量保持在50亿立方米左右。稳定涪陵页岩气田产能,推进南川、武隆、彭水、永川、綦江、铜梁、忠县、梁平等页岩气新区开发,实现资源有序接替,到2025年,页岩气年产量达到135亿立方米。争取稳定成品油长江水运通道,确保长江中下游、海进江等油源稳定供应。拓展西南、华南、西北等新增油源供应渠道,形成水路、管道、铁路协同共保格局。到2025年,成品油输入能力达到1050万吨以上。
完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
打造坚强局部电网。以“两横三纵”网架为基础,建设永川、中梁山和新玉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重庆电厂环保迁建和蟠龙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优化特高压与500千伏交流主网架衔接配套,基本建成以主城都市区为重点的坚强局部电网。
完善天然气输气管网。按照国家部署,协同推进川气东送二线重庆段建设,形成“一纵三横多支线”跨省管网格局,增强川渝天然气资源服务全国能源保障能力。打造以川渝环网和渝西管网为骨架,铜锣峡、黄草峡储气库为节点,城镇燃气配网为触角的主城都市区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万源—城口、奉节—巫溪、云奉巫复线等管网,补齐渝东北供气短板。
优化调整成品油管网。稳步提升遵义—重庆成品油管道管输负荷和规模,结合伏牛溪油库搬迁优化兰成渝成品油管道,建成长寿—江北国际机场航油管道,新建成品油管道300公里,新增成品油仓储设施库容20万立方米,形成以江北、长寿、永川为集散中心,涪陵、万州、黔江、秀山为重点区域仓储基地的成品油配送体系。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