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功能
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4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中国竞彩网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解读新闻发布会。据悉,《意见》出台24条政策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功能;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为什么专门出台支持政策
为建设发展进一步明确目标、厘清思路、给予支持
市科技局一级巡视员陈军介绍,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西部(重庆)科学城,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全国,推动形成引领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西部(重庆)科学城规划建设,将其作为重庆科技创新的重大平台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载体。
“西部(重庆)科学城自启动建设以来,取得了底色好、成色足、特色亮的建设成绩。但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尚不足两年,所在的西部槽谷地带仍处于低强度开发状态,还面临着财政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全等诸多短板。”他表示,在建设开局起步的关键节点上,专门出台政策,将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进一步明确目标、厘清思路、给予支持,推动重庆高新区和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江津区、璧山区5个行政区抓好工作落实,为全市各级各部门支持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指明方向。
科学城要建成什么样
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据悉,《意见》对西部(重庆)科学城提出了一个总体定位,即“科学之城、创新高地”;一个发展愿景,即“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同时,还制定了分两步走的建设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功能,创新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持续提升,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完善,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功能显著增强,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中西部地区领先,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以上;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原创性成果持续涌现,创新资源集聚辐射能力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成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新城,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城,引领重庆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为此,西部(重庆)科学城将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引领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区、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内陆开放示范区、成渝地区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
有哪些“硬核”措施
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创新资源和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优先布局
陈军介绍,《意见》结合重庆实际,充分借鉴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等建设经验,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支持举措,可以说是集成了最优政策。
在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面,积极支持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势创新资源和科技创新基础设施优先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布局,成为全市科技创新发展的引领性力量。
在技术创新方面,在综合运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鼓励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等政策的基础上,通过设立公益性联合基金、引导组建创新联合体等举措,探索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的新机制等,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
在成果转化激励方面,以西部(重庆)科学城为核心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鼓励在科技成果转化责任主体信用等级管理、以转化应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评价改革等方面大胆探索。
在人才培育方面,对发展急需的顶尖人才及团队,实行“一人(团队)一策”;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专项,增加急需领域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招生计划。
在创新生态构建方面,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建设全生命周期股权融资支持体系,创新干部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实际的分配激励和考核机制;创新土地管理制度,鼓励实施M0新型产业用地及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探索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模式,推动TOD等复合利用开发模式。
“西部(重庆)科学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体制改革作为抓手。”陈军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围绕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科研项目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开展改革,为科研人员“松绑”,最大限度激发出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