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重庆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实施《重庆市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规划》编制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加快构建国家水网,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明确要求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加快形成国家水网。2022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把联网、补网、强链作为建设的重点,着力提升基础设施的网络效益。2023年5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对优化水利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作出顶层设计。水利部印发《中国竞彩网加快推进省级水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各地科学编制省级水网建设规划。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重庆水网规划建设工作,袁家军书记要求要加快建立可持续的现代化水利工程体系,胡衡华市长召开水利专题会议对重庆水网规划作出工作部署,郑向东副市长多次专题研究安排重庆水网规划编制具体工作。
重庆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承载地,坐拥三江和我国最大淡水资源库—三峡水库,是国家水网的重要通道和结点。直辖以来,重庆水利建设取得长足发展,但工程性缺水问题尚未解决,洪涝灾害防御能力亟待提升,水生态环境存在退化风险,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有待提升,还不能满足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要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按照市委、市政府和水利部的统一安排,紧扣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全会、全市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工作推进大会、渝西地区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工作座谈会有关部署,市水利局组织开展了《规划》的编制工作,并陆续通过重庆市水利专家委员审核、水利部审查、中国竞彩网审批。2023年12月26日,市政府正式批复实施《规划》。
二、规划框架
《规划》按照服务大局、造福民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人水和谐、绿色生态,系统治理、风险管控,协同融合、数字赋能,改革创新、两手发力6项基本原则编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市水网建设的战略性、系统性总体设计、行动计划和主要依据。《规划》共九章,主要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言和第一至二章,主要是介绍规划编制的背景、定位,全面总结了自重庆市直辖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长足成就,进入新发展阶段全市水安全保障所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明确了水网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主要任务,谋划了“一干多支、一核多点、三塔五引、多源互济”的总体布局和“纲、目、结”,构建上下衔接的水网体系,明确重庆水网主骨架和区县水网等不同层级水网建设的思路与重点,提出了2035年具体目标及展望到本世纪中叶的远景目标。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至七章,主要为紧扣水网建设规划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明确了新阶段推进全市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具体思路与布局,包括构建均衡立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完善安全韧性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完善山水融合的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构建四预完备的数字孪生水网体系,健全高效安全的水网建设运行管理体系共计26项重点任务,推动建成“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重庆水网。
第三部分包括第八至九章,主要内容为重大行动和保障措施。重大行动主要按照水网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要求,统筹近期与远期、开源与节流、增量与存量,提出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提升、水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提升、数字化智慧化能力提升4项重大行动。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组织实施、加强要素保障、加强科技支撑四项内容,推动形成规划落实实施的闭环责任机制。
三、主要内容
(一)总体布局。《规划》按照“一核两网·百库千川”水利行动,提出“一干多支、一核多点、三塔五引、多源互济”的重庆水网总体布局。“一干多支”指发挥长江干流和嘉陵江、乌江等重要支流等天然河道行洪、供水、生态等功能。“一核多点”指以三峡水库为核心,观景口、藻渡等水库为节点,提升洪水和径流调控能力。“三塔五引”指由渝南、开州、城口3座水塔和渝西水资源配置等5座大型引调水工程构成的水网主骨架。“多源互济”指高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本地水、过境水等多种水源,提高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二)规划目标。到2027年,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渝西地区水网主骨架基本形成,建设藻渡、跳蹬水库等一批水网骨干工程,水网主骨架建设加快推进。到2035年,主城都市区水网率先建成,重庆水网基本建成,均衡立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安全韧性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山水融合的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四预”完备的数字孪生水网体系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到2050年,现代化综合立体的重庆水网全面建成,各层级水网高效协同融合,均衡立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安全韧性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山水融合的水生态保护治理体系、“四预”完备的数字孪生水网体系全面建成,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三)主要指标。目标指标设置方面,总体坚持“当期可承受、长远可持续”,从均衡立体、安全韧性、山水融合、四预完备四个目标分别制定了13项指标,既与《国家水网建设规划》衔接,又结合重庆水利实际,重点突出、适度超前,力争预定目标可达、可实现。其中,均衡立体包括骨干水网覆盖率、用水总量控制、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供水安全系数、骨干水源供水能力占比5项,安全韧性包括1—5级堤防达标率、新增防洪库容、城市防洪标准达标率3项,山水融合包括重点河湖基本生态流量满足程度、国控断面达到或优于III类水质比例、水土保持率3项,四预完备包括现代水文监测站网自动监测率、重大水利工程数字化率2项。
(四)策划项目。《规划》突出以项目为载体和抓手,策划项目总投资7320亿元,2035年前实施项目总投资5726亿元。特别是着眼国家重点支持领域,从“区域+流域”的角度系统策划了支撑国家重大战略、跨流域跨区域的18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重大水利项目,总投资2005亿元,占规划项目总投资的27.3%。包括长征渠、渝西二期(长征渠引水先导工程)、渝南和川渝东北一体化(重庆中部)水资源配置工程,福寿岩、大滩口(扩建)、平邑、安江水库,玉滩、龙溪、平邑灌区,长江干流防洪工程,三峡水库库岸带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重点河流生态廊道工程等,雨水情监测预报、大中型水库数字孪生、数字孪生平台、数字孪生应用等。
(五)实施安排。《规划》按照实施紧迫性和优先等级,将项目分为“A、B、C”三类。A类为2027年前优先审批建设项目,B类为2035年内完善相关工作后审批建设项目,C类为远期进一步论证适时审批建设项目。2027年前,优先实施国家“150”重大工程、纳入国家规划项目以及建设条件成熟、经济技术指标较好、地方积极性高的A类项目,加快建成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和跳蹬、藻渡、向阳水库,推进福寿岩、甘泉、大滩口(扩建)水库和两江互济、川渝东北一体化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推进长江干流防洪工程和21个区县防洪达标工程建设,同步开展水生态治理和数字孪生水网建设。2028—2035年,在补齐水利基础设施短板基础上,接续推进B类项目建设,推进长征渠、渝南水资源配置等骨干输配水通道工程,香山、阿依河等6座大型水库,龙溪、平邑等4处大型灌区前期工作,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适时开工建设。持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江河防洪治理、城市防洪排涝建设、三峡库区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河流生态廊道建设。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