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和依据
计量是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防建设、民生保障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计量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计量基础建设、产业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计量科研成果丰硕,计量监管改革持续深化,全市计量整体能力和水平进入西部前列,部分计量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计量在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截至2020年末,全市累计建成国家级计量检测中心5个、国家计量器具型式评价实验室6个,建成市级计量工程技术中心3个、市级行业部门校准实验室和计量检测中心110个,计量检定和校准服务项目超过2300项,计量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全市累计主导和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计量技术规范23项、地方计量技术规范57项,累计开展计量新技术、先进计量检测方法研究24项,自主研发计量新装置31种,计量技术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累计建立覆盖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领域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847项,能源、环境、信息、安全防护等领域计量检测能力辐射周边省区,高精度流量计、LNG加气机检定装置等项目辐射全国,计量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稳步提升;全市计量行政许可周期内许可对象实现100%证后监管、民用“三表”首检率达到98%以上、强检计量器具检定覆盖率达到95%、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查合格率超过93%,创建诚信计量示范单位1500家以上,计量保证能力自我声明制度得到扎实推行,计量行政许可项目下降43%,2项计量行政许可项目实现跨区域办理,计量监管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全市计量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为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编制了《重庆市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市政府将《规划》列入重庆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对推进全市计量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编制过程
2020年8月,市市场监管局正式启动规划编制,经前期深入调研,精心组织起草,先后多次征求市场监管总局、市级部门、重点企业、专业机构意见建议,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共征集意见20条,其中采纳18条,未采纳2条并与有关单位达成一致意见,严格履行专家评审、规划衔接、公平竞争审查、合法性审查等程序,形成《规划》。《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市政府已于2022年7月15日印发实施。
三、主要内容
(一)总体框架
《规划》正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坚实基础,分析形势要求,展望发展趋势。第二部分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三至第六部分提出2021-2035年期间计量发展重点任务。第七部分明确加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二)主要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一代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基本建立,计量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国前列,部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展望到2035年,全市计量科技创新水平与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计量整体能力跻身全国领先梯队。重点提出计量技术规范、计量科研项目、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等方面共计13项量化指标,其中预期性12项、约束性1项。
2021-2035年全市计量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20年 |
2025年 |
2035年 |
指标属性 |
1 |
主持及参与编制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项) |
6 |
10 |
30 |
预期性 |
2 |
编制地方计量技术规范(项) |
57 |
80 |
110 |
预期性 |
3 |
主持及参与国家级计量科研项目(项) |
2 |
5 |
10 |
预期性 |
4 |
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计量科研项目(项) |
6 |
26 |
86 |
预期性 |
5 |
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项) |
847 |
1000 |
1200 |
预期性 |
6 |
建成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个) |
0 |
2 |
6 |
预期性 |
7 |
建成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个) |
0 |
6 |
10 |
预期性 |
8 |
建成国家级计量检测中心/站(个) |
5 |
6 |
8 |
预期性 |
9 |
建成国家计量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个) |
0 |
1 |
4 |
预期性 |
10 |
计量装备国产化替代率(%) |
80% |
≥85% |
≥90% |
预期性 |
11 |
强检项目建标覆盖率(%) |
78% |
≥85% |
≥95% |
预期性 |
12 |
强检计量器具检定覆盖率(%) |
95% |
≥96% |
≥98% |
约束性 |
13 |
主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 |
— |
≥90% |
≥95% |
预期性 |
(三)重点任务
1.强化计量科技研发能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强化计量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溯源技术及计量装备研究,加强关键共性计量技术研究,优化计量科技创新生态。
2.提升产业计量服务水平,助力现代产业体系壮大。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高端仪器仪表发展和精密制造,服务“智造重镇”“智慧名城”建设,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如,围绕汽车摩托车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推进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充电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等安全与保障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开展电磁兼容领域量传溯源技术研究。
3.夯实计量基础能力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计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大标准物质研制应用,加快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企业计量体系,推动计量交流合作发展。
如,在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及计量应用需求,完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供给,加大关系民生和健康安全的相关产业计量标准建设力度,新建大长度、气体流量、膨胀法、真空等全市最高等级计量标准,填补西部地区相关领域量传溯源空白。
4.加强计量监督管理,提升计量监管效能。完善地方计量法规体系,深化计量监管制度改革,强化民生计量监督管理,创新智慧计量监管模式,推进诚信计量分类监管,加强计量执法体系建设,推动计量服务市场健康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为保障《规划》实施,明确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学科和文化建设,加强协调联动,狠抓评估落实等保障措施。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